首页 | 热闻 | 国闻 | 油画 | 书法 | 工艺 | 摄影 | 篆刻 | 鉴赏 | 收藏 | 版画 | 紫砂 | 民间 |
和中华秋沙鸭“一见钟情”的作家陈凤华:原来怦然心动是这种感觉!

发稿时间:2023-06-05 12:18:3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原标题:和中华秋沙鸭“一见钟情”的作家陈凤华:原来怦然心动是这种感觉!

生态作家、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 陈凤华

她对它一见钟情。


(相关资料图)

她把业余时间都投注到它身上。

为了观察它们“跳巢”,她在原始森林的树丛中整整蹲守了15天。

为了考察它们的迁徙路线,她自费穿越十几个省,调查四省五县,追寻数千里。

为它们,她写作并发表了近五十万文字,拿起画笔,描绘它们的美丽。

她叫陈凤华,生态作家、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

它,是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种,被称作“鸟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名副其实的国宝。

她真实地记录中华秋沙鸭生命之华美,生动讲述大自然鲜为人知的故事,唤醒人们对自然生命的关爱及本质生活的回归。

情之缘起

为什么想保护中华秋沙鸭?

2019年,陈凤华决定放下一切琐事,全身心追寻中华秋沙鸭时,长白山科研所专家朴龙国问她:为什么想保护中华秋沙鸭?

为什么呢?

在2017年看到中华秋沙鸭时,陈凤华从来没想过这些“梳着辫子的鸭子”会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占了那么大的篇幅。彼时的她对中华秋沙鸭的了解,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球濒危物种,与大熊猫齐名,比扬子鳄还要珍贵。但仅限于这些特色鲜明的标签了,没有生动鲜活具体而微的深入了解。

其实一些事情的发生很早就埋下了种子。

陈凤华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自幼对花草树木自然风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无论是早期的科普散文还是后期的儿童文学创作,长白山一直都是她的创作灵感和土壤。她说,“我只想写家乡,写我爱着的那片森林,那是我熟悉的山林,那是父亲一样的山,在我的心里分量重,感情深。”

正是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在了解到中华秋沙鸭不仅是国宝,还被誉为生态试纸,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而长白山是它们的主要繁殖栖息地时,陈凤华觉得自己有义务宣传和保护“国宝”鸭,并把这份自觉化为踏踏实实的行动。

从2017年起,她先后几十次赴长白山保护基地进行实地观察,发表了近五十万和中华秋沙鸭有关的文字,创作的儿歌《我是中华秋沙鸭》更是被多家媒体转载。

“给鱼儿最好的水,给鸟类最好的空气,给野兽最好的森林,长白山是中华秋沙鸭的祖邦,也是长白山人的祖邦,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好人与自然的祖邦。”

那个曾经无数次萦绕在陈凤华心头的答案,在她一次次前往长白山寻找的经历中,慢慢清晰而坚定。

念念不忘

原来怦然心动是这种感觉!

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喜欢在清澈无污染且水流平缓的水域栖息觅食,它们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保护区拥有典型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是天然的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清澈的水质、丰富的食物、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长白山科研所科研人员们建造的人工巢穴和育婴室,都对生存环境极其挑剔的中华秋沙鸭充满了吸引力。每年春季,至少有200只中华秋沙鸭来到长白山地区生活、嬉戏、繁衍。

陈凤华与中华秋沙鸭的牵绊也源于此。

2017年,前往长白山采风的陈凤华与中华秋沙鸭擦肩而过,念念不忘之余,她开始大量阅读和中华秋沙鸭有关的资料,对它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中华秋沙鸭,2018年开始,她数次自费奔赴长白山追寻中华秋沙鸭的踪迹。2019年3月春,在经历了无数次等待、失落之后,陈凤华终于看到了真实的亚体——一对雌雄中华秋沙鸭,背对背站在河滩上,羽毛上祥云一般的鱼鳞斑纹在清晨雾气中隐现光彩。“原来怦然心动是这种感觉!”至此,中华秋沙鸭的影子便镌刻在她的心中,她的心思和脚步也都倾注给它。

翩翩起舞的中华秋沙鸭 摄影:朴龙国

3月中下旬,长白山地区溪流间的冰雪尚未完全融化,中华秋沙鸭就已经开始在水面上振翅追逐、潜水觅食,松花江与鸭绿江上游的森林和溪流是它们最主要的繁殖地,呈集群状态的“国宝”鸭们会很快分散到一条条溪流上,在河边的青杨、椴木等高大乔木上筑巢安家、繁衍后代。中华秋沙鸭生性敏锐,带着鸭宝宝的雌鸭更是时刻保持警觉。为了观察雌鸭孵卵育雏的过程,陈凤华常常数小时“潜伏”在河道旁的树丛中;为了真实再现鸭宝宝的跳巢瞬间,她曾在树丛中苦苦守候15天,这也是她观察生涯中等待时间最长的一次。当鸭宝宝振翅跃起、安全落地的那一刻,所有的辛劳和疲惫都化为泡影散去,一种牵绊从此将她与中华秋沙鸭紧密相连,一场长达数年的追寻和保护之旅也就此展开。

千里追寻

这一路的地理和人文风景,让她的生命重新发光

寒来暑往,南迁北归。每年11月初,天气转冷,中华秋沙鸭逐渐聚集到较为开阔的水面上,它们要赶在冰雪封盖长白山前迁徙到长江以南的越冬地。对于刚刚长大的雏鸭们来说,这将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生存之战。

得知自己一直关注的中华秋沙鸭一家即将离开长白山开始漫长的迁徙之旅,心有不舍的陈凤华决定跟着志愿者团队一路追随中华秋沙鸭的脚步,调查它们沿途的生态环境。长期的观测让她意识到,中华秋沙鸭的越冬地包括繁殖和迁徙经停地都是中国人口密集的省份,这些可爱的生灵就像是生态试纸,帮人类监测着流域水环境的健康状况。观察记录它们的迁徙之旅对长白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未来创作都意义重大。

2019年11月下旬,由长白山摄影家协会6名会员组成的中华秋沙鸭志愿者南迁调查小团队从二道白河镇出发,穿越十几个省,调查了四省五县,见到了130只中华秋沙鸭。对于这次追寻之旅,多年之后,陈凤华只说“难忘”。

“去湖南省常德市时,我们要穿过绵延的隧道群、翻过崎岖的盘山路,车子在人工凿出的道路上行驶时,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陡峭的沟谷。俯视谷底,深不可测。心情忐忑到几次想下车步行;在修水前往杨梅渡的路途中,发现汽车轮胎漏气,修补之后细想,队员们都感到后怕,如果车子在山路上突发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谈起那段经历,陈凤华记忆犹新,南方冬季潮湿寒冷,观测“国宝”鸭的原始森林住所条件简陋,即使裹着厚厚的防寒服,也常常在半夜被冻醒。为了更好地观测国宝鸭,调查队总是把食物尽量简化,一次迁徙回返途中,陈凤华发现领队朴龙国神情疲惫,悄悄观察才得知:因为远途奔波和营养不良,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朴龙国老师是长白山的科研专家,也是中华秋沙鸭研究上的权威导师。在探索追寻中华秋沙鸭的过程中,我与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深感他对中华秋沙鸭的热爱用心良苦,这不仅激发了我向前的动力,更让我多出一份使命感。”

在长达数千里的追寻之旅中,陈凤华和调查队队员们看到保护“国宝”鸭的意愿在各处传递:湖北松滋市洈水国家湿地公园对水质定期进行检测,确保中华秋沙鸭的生态环境,投放适量的鱼苗为中华秋沙鸭越冬创造优良环境;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在中华秋沙鸭经常出现的河段安放了监控设备、架起了科普宣传板;江西省为了让中华秋沙鸭有更好的越冬环境,当地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泸溪河龙虎山景区段常年禁止捕鱼……人人心中有爱,处处皆绿水青山。中华秋沙鸭已成为无数绿水青山中一道奇美的风景,为中国生态的版图增添着一抹抹“绿意”。

追寻之旅结束后,一只只飞翔的中华秋沙鸭填满了陈凤华的记忆,常常的回想,让她平凡的生活中多了诸多回味和光彩。曾经的艰险和困难早已变得无足轻重,这一路的地理和人文风景,让她的生命重新发光。

全情写作

“寻找山林中的精灵,一边给儿童讲故事,一边丰盈自己的内心”

在进入儿童文学创作之前,陈凤华的写作题材一直围绕着长白山展开。她称自己有很深的故乡情结:“我的家乡在长白山,作为一名写作者,我的根在长白山。李白诗曰: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长白山就是我心中的敬亭山。”

正是这种近乎专一的创作情结,让陈凤华的文学创作成为吉林文坛的一道独特风景。2021年,纪实文学集《守护大山的人》出版时,编辑推荐称这部书是“献给大山的崇高礼赞”;2023年《长白山下是我家》入选吉林省百部精品图书,著名儿童作家钱万成称赞“作者历时两年爬冰卧雪,北上南下,用大爱之心记录它们的影迹。书里书外,同样令人感动”;2021年12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整版中华秋沙鸭专辑……经过多年的潜心琢磨,陈凤华的写作已走出了一片辽阔的生态愿景,但是她的脚步和内心依然驻守在长白山。

陈凤华在图书分享会

动物是儿童的挚爱。从2017年关注中华秋沙鸭开始,陈凤华就动念以这种神秘的动物为载体创作儿童故事,让儿童了解稀有动物,更让儿童了解长白山。“儿童纯洁的心灵很容易和淳朴的动物们的心意相通,面对毛茸茸的动物的时候,儿童的内心会不自觉地变得柔软,想要跟小动物亲近。”陈凤华说,写儿童故事遇见的困难就是无法随自己的心情面对面与野生动物对视,在观察中经历的艰苦都不是困难,最无助的等待是付出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见到它。对于野生动物,她的等待是一厢情愿,但她又总会信心满满地投入下一次的等待和寻找。于是,就有了2021年的儿童小说《长白山下是我家》。这是陈凤华的第一部儿童作品,也是吉林省第一部以中华秋沙鸭为主角的科普作品。图书出版后,新华社、人民网、吉林电视台、中国吉林网纷纷进行了报道。

有评论家说,“陈凤华的这部作品不动声色地告诉我们,文学意义上的行走,要有脚踏泥土考察的具实脚印,也要在历史、文化中淘洗提炼,还要在自我的知识储备、生命体验和情感心绪中捡拾。”对此,陈凤华自己表示:“在写作上我是个慢性子。这个作品七万字,我写了很久,大多应该写作的时间都在途中去寻找和观察。看似是写出来的,而我的感受是走出来的。因为书中的故事很多都是我的经历,我只是转换角色,以孩子的视角去表述出来。虽然这部作品存在瑕疵,但我依然喜欢。”

陈凤华新作《长白山动物科普绘本——中华秋沙鸭》 长春出版社出版

喜欢亲近自然,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的陈凤华,在2022年又推出了新作《长白山动物科普绘本——中华秋沙鸭》,整套图书有四本,有128张绘画作品,手绘是画家王志春的精心画作,他也是长白山文化的痴迷者。谈到为何又一次选择中华秋沙鸭作为新书主角,她说,“从事儿童写作的初心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宝鸭。虽然生态保护的路途遥远,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依然会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寻找山林中的精灵,一边给儿童讲故事,一边丰盈自己的内心。在良好的生态中穿梭,体验着绿水青山的带给人类的福祉。这是自然生灵的恩赐,也是长白山给予我的奖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曹淑杰

标签:

责任编辑:mb01
广告服务

推荐

回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