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spers Through the Machine(机器中的低语) 是严颖欣近期主导的跨国策展项目,分别以 Digital Interference(数字干扰) 与 My Little Great Work(我的小小伟大作品) 为题,在伦敦与巴塞罗那两地接力展开。这一项目不仅是伦敦设计周的合作展览,也是她从视觉艺术家向策展人角色转型的关键一步。本文将聚焦伦敦部分,探讨数字丛林中艺术家的镜像表达。
经历赋予个体语境
个体境遇是严颖欣艺术实践的起源。她的成长经历天然地与迁徙、跨文化与边缘身份相连。疫情期间独自生活在伦敦的孤独经验,使她逐渐将创作重心在保留原有美好幻想的基础上转向“正在发生”的自然,尤其是那些自然且不可控的瞬间。这一转变首先反映在她的艺术实践中:她创作了插画集 The Weather Outside the Window,以四季为灵感,以自然为视角,将自然教育与个体精神追求相结合。同时,她也在摄影创作中记录自然变化,逐渐建立起以“当下”为核心的艺术语汇。近两年受到Digital Nature(数字自然)的影响,她将这种思考进一步扩展到数字语境,提出疑问:在被数字信号包围的时代,艺术家如何自处,又如何创造?这正是Digital Interference的出发点。
Anna Yan
展览一隅,从左至右分别是JunXian Pan、Jingsi Chen、Ling Qiao的作品;图片来自严颖欣
流动空间与多层叙事
与其说严颖欣在构建一个固定主题,不如说她在搭建一个“问题场”。她反对展览空间沦为福柯式的规训机制,因此在策展过程中,她鼓励多元声音的介入,将Digital Interference作为引发讨论的触发点,而非僵硬的框架。
展览文本直面观众与艺术家,提出当下数字语境中的核心困境:在完全数字化的世界中,我们是否会被干扰?我们是否仍能深度凝视一幅画作、一段声音或一种感官体验?这一开放式提问成为展览的精神中轴,使绘画、装置、摄影等跨媒介作品能够以各自的方式回应、反思或批判,进而营造出多层次的观展体验。
在展陈逻辑上,严颖欣强调空间的“流动感”,并关注作品与艺术家个人经历之间的关联。观众的游走路径构成了展览的叙事脉络:从入口处严颖欣充满梦幻色彩的新作 New Earth Poetry Collection 出发;Ling Qiao的雕塑 The Crown Series 与伦敦当季落叶交织;Jingsi Chen的Curtains 引导观众进入虚构与荒诞之间;JunXian Pan的摄影Is Seeing Believing 聚焦失焦的信仰与身份;Hanx Liu的The Conference 和The Jenny's Poems 通过尖锐的讽刺留下政治的荒诞画像;最后由Shijia Song的Moving Into Beijing’s Second Ring Road (North) 收束,以现实的力量呈现北京普通家庭的生活困境。这种从虚到实、由幻想到现实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严颖欣丰富的思想维度,同时保留足够的留白空间,赋予观众自由的解读与共鸣。
从左至右分别是Shijia Song、Hanx Liu的作品;图片来自严颖欣
Ling Qiao的作品The Crown Series;图片来自严颖欣
严颖欣的最新作品New Earth Poetry Collection;图片来自严颖欣
然而,作为首次担纲国际策展的年轻策展人,她的实践也显露出一定局限:部分观众认为展览缺乏更明确的叙事线索,尤其是空间在某些拐角显得分散,我认为这与取消展签的决策相关。移除展签的方式是当下一个潮流的策展选择,可以理解为策展人希望能够给予观众更加开放的思考空间,但在本次展览中,这似乎与策展人希望强调艺术家个体经历与作品密切关联的初衷相驰。一方面强调了艺术家在场的必要性,限制了观众的解读视角,对展览主题的开放性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隐藏了空间叙事的连续性,导致整个展览没有实现整体大于个体的效果。这两点都大大削弱了测策展用意的表达。简而言之,严颖欣作为策展人,在策展逻辑上并没有完全跳脱出艺术家的思考框架,过于内观的叙述方式导致最终呈现在学术性与感性体验的失衡。
潜力与展望
艺术家和策展人背后是截然不同的思考逻辑,但又是相生相息的生态角色。尽管本次展览存在不足,但无可否认严颖欣的策展实践已展现出鲜明的潜力:她以敏锐的艺术嗅觉、跨媒介的综合视野和良好的组织协调力,成功聚焦数字语境下的艺术议题,并通过温柔而开放的叙事,提出关乎技术、情感与人性的深层问题。据悉,严颖欣将进一步拓展跨学科合作,尤其在教育、心理疗愈与艺术交汇处探索新的可能,积极推动国际化策展网络的建立,尝试探索数字策展的更多路径。
在严颖欣的叙事逻辑中,正在发生的一切不仅是生存状态,更意味着艺术在面对社会变迁与技术浪潮时的自我更新。正如她在展览中呈现的:艺术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成为观众思考、共振与感知的契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观察
回放
更新
- “正在发生”赋予艺术更充足的生命
- 21世纪最瞩目的展览:再铸辉煌!郭泰
- “中流砥柱 红色丰碑”——中国油
- 清华美院名家讲堂|孔达达:艺术品
- 穿越时空的辉煌 中国大唐营造之美
- 丝绸之路“敦煌杯”创意设计大赛正
- “同悦——洪植煌国画作品展”在广
- 如何选择高考复读学校?
- 《今天不说话——杨烨炘的静默宣言
- 宇合光年|重庆之丘:传承海派美学
- 纪录片《笔墨究心》今日上映 一代
- 范曾夫妇携手缘梦基金公益发表会成
- 无声的文化语言:爱新觉罗·恆钦用
- “一根火柴”点燃上海国际公益广告
- 千页翩跹 藏龙画卷里共赏未来藏家
- 万骊x原十设计:海派怡奢,东方哲思
- “如画江西 风景独好”主题游轮全
- 江西好礼走进北京新世界百货,文
- “如画江西·风景独好”文化和旅游
- 2024中国当代陶艺作品学术提名展成
- 《红色西北•壮丽高原一一2024中国
- 宇合光年丨485 MetaGalaxy:心所 ·乌托邦
- 《中华龙尊:复兴中华的伟大献礼》
- 曾登厦门热搜第一,艺术家杨烨炘《
- 书画“雅缘会”携手沪上知名红木家
- 《中国易经——郭泰來现代艺术大展
- 沉睡的雄狮已然觉醒!郭泰来《觉醒
- 天之宝泛家居展厅|材料的灵感图书
- AURORA DESIGN艾洛设计|大理山顶
- 杨烨炘新作《人类的文明能走多远?